【项目背景】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中国积极开展援外项目,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而援外培训工作是中国援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发展中国家培养综合素质人才、推动中国与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提供了重要平台。
根据商务部的统一部署和援外培训工作的总体安排,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继续教育办公室积极响应并开展援外培训工作,承担起推进构建援外培训新发展格局、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责任。研修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研修方式,将知识培训、文化交流与现实体验相结合,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中国历史文化与平等开放的合作态度。从理论到实务,从宏观到微观,从不同角度深入浅出地介绍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外交战略与对外开放政策发展、中国和与发展中国家外交合作的现状,共同探讨全球化的未来如何加深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培养对象】
发展中国家的外交相关行业从业人员
不超过所在国退休年龄
身体健康,能够满足完成全部线上课程,无严重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其他严重慢性疾病、精神性疾病,非重大手术后恢复期及急性病发作期
保证参与全部课程
【培养方式】
采用“课堂讲座+交流座谈+参观体验+组织讨论”的方式展开。在研修过程中,采用课前预留时间提问和课后分享交流答疑的形式,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同时通过组织线下参观游学,生动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与成果,为促进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互信基础。
课程讲授(线上线下相结合)
交流座谈
参观游学
讨论交流
【授课师资】
时殷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黄大慧,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
方长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李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征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尹继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冬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成晓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田文林,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
李庆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备注:目前师资为拟邀请师资,最终方案需要根据老师档期确定。如因老师档期不能参与,将更换同级老师。